香港 天堂还是地狱
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 黄凯铭
我怀着开心和好奇的心情来到香港。像不少中国大陆来港念书的学生一样,我对这里的所有都充满了好奇。我了解我将要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挑战一 入境
还记得拿到香港入境处的学生签证时的开心,当时我就在罗湖口岸,在长长的队伍里等待我们的轮次。终于轮到我时,却出了点小问题,缘由是我走错了窗口。假如已有入境处的逗留签证,就已经是香港居民了,需要到二楼的香港居民窗口入境,而我却排在了中国大陆游客入境的窗口处。
所以,同学,假如你也将要来香港念书,可别走错窗口了。
挑战二 我要跑了
香港这里的生活步伐实在是快得你不可以适应。如何说呢?香港街上走着的人,在大家眼里就像是在跑着。有时,在街上走着,原本在你身边的人在你不经意间就已经在前面非常远非常远的路口走着,又或者是上了巴士,而对于这类,你是可以完全知道不到的。感受更深的是,早上买早餐和中午吃饭。我通常都是在大伙乐这类速食厅里吃的,在中国大陆的时候我都是慢悠悠地,而在这里只须我一放慢脚步移动的速度,在我后面排队的必然会提醒我。害得我不能不像高中军训时那样,碎步前进。
这里不只人快,车也快。有几次,明明看到自己要搭的巴士才刚刚到站,可等我慢慢走过去时,车就已经不见踪迹了。我不禁感叹到自己在这里就像是一只蜗牛。什么时间我也能练就一双飞毛腿呢?
挑战三 鸡同鸭讲
大家在中国大陆念书时用的都是中文,即使是英语课也是更多的时候在讲国语。而来到这里,除去专业中文这一课不是用英语外,其他科的教学语言都是英语。对于中国大陆的同学,难的不在于与老师交流,难的是不少科目都有我们的专业用语。上课时,大家几乎只能靠猜来理解老师的话,而更多的是下课后去向老师求救。其实即使是专业中文状况也不见得最好,甚至更差,连课后问功课也有困难。由于专业中文上课用的是粤语,不是中文。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同学总是根本不会粤语。这时鸡同鸭吵架的状况也就出现了彼此听不懂。
在生活上也一样,购物、打车、问路,处处要与人交流。不会、不懂粤语在这里确实是比较吃亏。所以来这里最好能认识一个广东的同学,当当你的翻译也很好。
挑战四 团队合作
香港的教育重视的是全人教育。不只需要学生学会课本常识,还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每一个科目都有小组作业,要学生一块完成。中国大陆来的同学可能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解决功课上的问题,所以在参加小组作业时,总是不了解该干些什么,性格内向的还会不知所措、一声不吭。所以,中国大陆来的同学必须要非常不错地处置和克服这样的情况。
2010年招生消息
十月10号,香港高校举行了2010年的首次招生说明会。在一整天的招生活动中可以看到,各高校2010年的招生计划已经颁布(也包含中国大陆的)。据悉,2010年香港高校在中国大陆的招生计划基本不变,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仍是国家统招,其他高校则是独立招生。计划来香港念书的同学可以登入各高校的网站,致电或通过电邮知道详细的信息。香港,对于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和重压,但既然来了,就得承受。
有关链接:
港校中国大陆生讲述:我在港大念书的所见所闻(图)
浸会大学学子讲述:我在香港读大学真实生活
中国大陆学生讲述:我为何要去香港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