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掌上高考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有序适度扩招本科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官宣

来源:www.jajxj.com 2025-03-06

最新资讯

本科扩容,一直是国内高等教育的主线。据统计,自2013年到2023年,国内的本科生招生数由381万增长到478万,十年间增长近百万。2024年,不少大学(包含近半数985高校)的本科生招生人数,都较2023年有所增加,达成扩招。

2025年,本科生扩招的趋势还将继续。最近,多所双一流已官宣,扩招:清华大学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今年拟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额;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持续稳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今年将继续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云南大学继2024年本科招生名额扩招600人之后,今年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拟增加300个本科招生名额。

双一流建设范围,扩大!

尽管近年来高校数目不断增加,但优质本科教育资源依旧紧缺。

优质本科扩容,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支持,继续加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2017年到今天已正式推行7年,有益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优势。今年11月7日,怀进鹏部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表示,将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

就关于建设中国特点、世界先进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状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时,怀进鹏指出,教育部将分两步拓展工作。第一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需要,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第二步,依据双一流标准,结合国家策略和地区经济社会进步需要,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建设范围。

可以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只说明其实力突出,还能获得更多官方资源的帮助。据统计发现,近年来,不少省市纷纷颁布政策,剑指下一轮双一流。

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看来,有两类高校可作为双一流扩容基本力量:一类是此前各省份重点建设的地方性院校,此类高校已经有了肯定的基础和积累,可以择优入选;另一类是近年来新建的新型高校,这类学校大多使用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并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特征,具备愈加广阔的进步前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今年8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大新年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第一职责,强化部属师范大学引领,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

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均已出目前所属地方的文件或报告中,冲击双一流建设将得到官方支持。

双一流扩容绝不是简单的名单拉长,更需要科学的遴选标准与动态管理机制发挥用途。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端鸿和复旦大学进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虹在其写作的《2035目的下,双一流扩容不应是名单拉长》文章中提出,扩容的背后是新增的一批高校和学科承担更大的责任,而非追求绝对数目的增长。高校的遴选需紧扣全球竞争优势、国家策略需要与地区均衡进步三大原则。学科的选择则应以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实质贡献和将来潜力为评估标准,防止盲目追逐热门,忽视对长远进步的基础性支撑。动态调整机制是维持活力的重点,通过周期性评估,对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形成进得来、出得去的良性循环,才能形成开放角逐的高等教育进步格局。

多所双一流,扩大招生!

国家进步改革委主任郑栅洁2024年12月13日在回答关于建设中国特点、世界先进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状况的询问时表示,国家进步改革委和教育部一块启动推行优质本科扩容工程,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扩招1.6万人,进一步扩大优质本科学位供给。

据其介绍,国家进步改革委将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一块,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重点,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设新宿舍。有必要积极支持高校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多种方法尽快补齐学生宿舍这个制约高等教育资源扩容的弱点。

二是建设新校区。布局建设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新校区,支持高校扩大办学规模,为新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展空间。

三是建设新大学。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省份新建若干新型研究型大学、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优质建设,尽快形成优质学位供给能力。

四是建设新平台。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一批拔尖革新人才培养基地,布局一批重大教学科研平台。

五是建设新学科。引导高校适应产业,尤其是策略性新兴产业和将来产业进步的需要,加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革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进步供需适配的机制。

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状况,有媒体统计发现,2024年超60所双一流高校都增加了招生计划,其中近半数985高校宣布扩招。

双一流高校于2024年推行的招生扩招举措具备常见性、灵活性和重视水平等特点,并在新兴热点专业、传统优势专业、特点专业等方向上进行了较多的扩招。

扩招举措,不只彰显了学校自己实力的增强与影响力的持续扩大,而且深刻反映了地区经济进步的迫切需要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走向。

在此扩招进程中,大家需要以审慎的态度审视招生规模的变化,既要充分认识到扩招对于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要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亦需高度警惕其可能引致的潜在风险与挑战,包含但不限于教学水平可能的下滑、教育资源的相对稀释等问题。因此,扩招方案的拟定与推行需小心权衡利弊,确保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亦能维护并提高教育水平与效益,达成优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进步。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考试在线团队(官方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准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点专题

  • 2025北京五十五中高中一年级3月月考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 广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高专提前批其他类最低投档分数线
  • 广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二批最低投档分数线(第四次寻求)

[]北京少年AI学院(海淀

[]清华附中毕业生推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