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高考考试还有半个月,面对高考考试重压,考生容易出现如此那样的心理疾病。记者近日采访了清华附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陈纪英老师,请她谈谈怎么样维持一个好的心态走进高考考试考场。
记者:高考考试再有半个月就要到了,一些考生感觉重压特别大,考试前这一阶段是否考生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陈老师:高考考试是考生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件大事,考生对此很看重,感觉十分要紧。同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高中三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重压,出现心理疾病相对多一些。但也不可以片面强调高考考试前就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心理疾病,考生出的问题也不全都是心理疾病。
记者:高考考试前因为重压而引发的心理疾病有什么表现呢?
陈老师:人在重压大的时候,有一些身心反应,不只心理有变化,生理上也会有变化。
在心理上,容易出现躁动不安的表现。距离高考考试剩下的时间非常短,考生会看上去特不要着急。急着做这做那,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事情做不踏实,自己定的目的也达不到。
个别考生在长期、高强度的高考考试复习中,经过一次次的训练、模拟试题,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来订的计划完成不了,本来挺容易的题也做不出来。
还有些考生由于训练、模拟试题的成绩有起伏,容易影响信心。自信不足又总是影响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一到要紧考试,譬如说一模、二模成绩出不来时。考生就会担忧高考考试时也发挥失常。
在生理上的反应,考生容易感觉疲劳、烦躁,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增多等现象。应该说这类生理反应都是正常的。遇见这类状况,考生不要惊慌。面对生活中一次重大的考试,紧张是正常的,说明考生在乎。考生可以做做深呼吸,或者微微闭上双眼,让自己沉静下来。
以上这类心理、生理反应,会干扰到睡眠、饮食甚至思维。考生最担忧的就是思维上出现问题,譬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老师讲的听不进来等等。
记者:针对心理疾病,考生有什么自我调适办法?
陈老师:考生必须要安排好我们的计划和目的,不可以期望过高,还有就是要找到我们的最好记忆时间,提升效率。
调整睡眠非常重要。从目前开始,不可以再开夜车了。一般晚上11点左右,就应该做睡眠的筹备了。人假如睡眠不足,就容易烦躁,思维速度跟不上。有一个考生就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和睡眠争时间。天天快到凌晨1点才睡,早上6点就要起来晨读。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自己学习状况不好,上课迷糊,注意力不集中,想努力听讲,可一会儿就走神。
考生应该了解天天能做多少事,然后集中最好的状况来做。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有一个经验公式:8-18。就是说从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抽出一个小时来休息,完成的工作量反而比8个小时要多。
考生和父母总是还有一个误区,以为只有睡眠才是休息。其实运动、听音乐、聊聊天、翻翻杂志、看看电视,都是自我放松和休息的方法。运动减压是非常不错的放松方法,像散步、打球等对缓解紧张情绪都非常有帮助。除此之外,轻柔的音乐也可以叫人缓解和释放重压。
另外就是要增加自信。临考试前,不要再做不少难点、新题,应该强化已经学会的常识。
记者:假如考生自我调节有困难如何解决?
陈老师:可以找老师、父母或者朋友交流,不要闷在心里。有条件的,也可以找心理老师,请心理老师给一些建议。
记者:考生如何才能在考试前维持一个好的心理状况呢?
陈老师:第一要防止消极的心理暗示。不要想:我肯定不可以。英语我就是考不好。没到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就不要舍弃。将来有很多种可能,目前舍弃努力对将来一定没好处,而继续努力则会给将来带来更多的期望。
第二,订计划不要超源于己的水平。办不到的计划就不是好计划。要专注于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所有些人都面对这重压,但高考考试的重压还是在考生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没有挺过不去的现象。
记者:陈老师,能否再给马上高考考试的考生们一些忠告呢?
陈老师:临考试前不要彻底放松,心理、体力、时间安排、开心程度,都要跟高考考试时间合拍。必须要对自己各科的水平有客观的评价。譬如说,外语平常能考90分,就不要想着高考考试时肯定能上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