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如此夸孩子:真懂事,像个小大人似的。的确,小大人式的孩子容易讨父母的喜欢,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的孩子容易在成长中出现心理疾病。
这是由于小大人一般都经过父母的严格管教,在他们心里从小就种下了应该懂事、应该像个大人的种子,于是在成长中过度去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表现出懂事、听话、力求不犯了错误误的特征。但没一个孩子天生就像大人,小大人是被需要成为大人,他们丧失了不少孩子犯了错误误的机会,丧失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玩耍的欢乐,也丧失了进步自我的能力。
小大人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青春反抗期延迟到来。大家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阶段会反抗爸爸妈妈的管教,这也是他们进步自己独立性、脱离爸爸妈妈羽翼、成为真的的大人的必经的道路。而小大人由于过分听话、过分懂事,所以常常把对父母的不满压在心里,有时甚至意识不到这种不满情绪,对于这种情况,父母总是会欣喜于孩子的懂事,却不了解如此的孩子其实是在压抑自己正常的心理发育,从而很难真的长大。
不少小大人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满足爸爸妈妈的心理需要,于是对于残缺的童年有一种怀念和向往,其中有些人长大后表现出幼稚、喜欢当孩子的特征。
如何防止小大人出现心理疾病呢?第一,给孩子玩耍的权利,与其需要他做多少道习题,不如让他在健康的游戏中成长。第二,允许孩子犯了错误误,孩子能从犯了错误误中获得一种自我教育。假如一犯了错误误就遭到惩罚,孩子容易形成胆小慎微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第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要用民主的教育方法,鼓励孩子多向爸爸妈妈表达,爸爸妈妈也要多和孩子交流,如遇见矛盾,要意识到这种矛盾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