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命题是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依据的。去年高考考试语文四道大题,无一不是紧扣教学大纲和教程、以全方位考查考生的入门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因此,复习时切忌猜题押题,需要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做到精读深思。 精读,就是要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用字、词、句、篇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剖析问题、进行思维的办法。阅读时,要摸清作者的思路,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从中积累常识,加深了解,训练记忆,积累词语,丰富语言,进而发展思路。对精彩的范本,应多读几遍;第一遍得其概要;第二遍学会其结构层次;第三遍领会什么字、词、句用得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 精读还须深思,如此才能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吸收语言精华,学到写作方法。 深思就是以眼到、口到、心到去念字音,辨字形,明词义,析句子,理思路,揣摩表现手法。比如:用换词对比的办法领会课文运用词汇的精当;反复吟诵一些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句,以便精心领会;对全篇文章,要把写什么、如何写和为何要如此写结合起来考虑,从中探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规律。 归类训练举一反三 考试试题并非照搬书本的,因此,不要机械地复述课文内容,死记硬背段意、中心之类,而要着眼于巩固入门知识和提升读写能力,通过常识归类,反复训练,以达到举一反3、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去年的高考考试答题中,较常见的问题是常识学会不牢,或未能灵活运用。如字一些考生不会拼音,不懂形声字常识,将蜃楼填成唇楼;词辨析词义能力差,将中伤填成挫伤。句语感差,错的不改,反将正确的改错了,如将严肃法纪误改为严格法纪等等。 当然,归类多练并非多多益善,陷于题海而不可以自拔。应以大纲和教程为依据,从我们的实质出发,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去练。练的内容要选择精当,步骤要按部就班。 字、词、句的复习要抓重点,突破难题,归类辨析,注意运用近几年的高考考试答题,突出的问题是错别字多。因此,要学一些汉字结构的常识,知道形、音、义的特征,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归类辨析,读准字音,记清字形,辨明字义。对词的学会,难题在从古汉语中吸收过来的、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词汇(如缥缈觊觎之类),要在复习课文和平时阅念书报时注意积累。要确切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知道构词方法,分清感情色彩。复习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以便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巩固和运用这类入门知识。读多了,练多了,就能逐步娴熟于心,把文章中的词汇、句式、表达办法渐渐消化、吸收,写作时就会涌现于笔端,考试时也可增强语感而无往不利。反之,脱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去死背字、词,势必事倍功半。 文言文复习的重点是,提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借用复习范本,知道古今汉语的差异,学会古今异义的文言词汇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知道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特征。作翻译训练,必须要忠实于原文,以直译为主,不可随便增减或引申。译文的文字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对古文在语法上的省略,应作必要的补充。比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句首省略了主语我,译时需补上。古今汉语有的句子的词序是有差异的,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语法调整词序。比如:子何恃而往(《为学》),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翻译时要把词序调整为子恃何而往?译作你凭什么前去呢? 复习文言文,也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诗经硕鼠》中读到莫我肯硕的句式时,可联系《隆中对》中时人莫之许也的相同种类句式,从中找出否定句中的词序规律,即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那样,读《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就能把不余欺理解为不欺余了。 作文训练,要勤笔勉思,在考虑和表达上下功夫一些考生作文失分最多,审其缘由,除语文基础不够好外,还存在文风不正,构思能力和论证能力不强的通病。复习时要按教学大纲的需要,掌握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看法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要从实质出发,有些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既要以课本的范本为借鉴,学会三种常用文体的基本写法;又要通过课外阅读和常常练笔,不断提升考虑和表达能力。应该注意察看生活,扩大眼界,增涨知识,积累素材,发展思路。看到妙语佳句,适合摘记,读有感受,写些领会,每天见闻,择其印象较深者,或状其物,或叙其事,或抒其感,写个片断或独立成篇。要力求文从字顺地写源于己的真情实感,力戒堆砌词藻、华而不实。切忌讲空话、套话、谎话,预防公式化、定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