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语文是稳定科还是增长点?全在你一念之间。审题意识是重点,答卷办法是效率。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 选择题稍快,提前5分钟左右。第一,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 原则如下: 第一,尽量在试题上将自己考虑的痕迹写下; 第二,相信我们的第一印象; 第三,绝对不随便留下空白; 第四,切记整洁、美观、有效。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字音辨析题 答卷方法:容易见到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办法。 2字形辨析题 答卷方法:形近而音不一样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常多积累。 3词汇运用题 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觉得的最好答案,一般有两类型型。 答卷方法: 对词义的理解,先拿最熟知的词汇去排除,对词汇的运用,必须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用场所上的搭配。 注意使用排除的办法,将最易辨析的词汇先排除,渐渐降低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 答卷方法: 第一,逐字讲解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征把握成语大意,但应该注意不可以望文生义; 第二,领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应该注意熟语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量找出句中有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觉得最符合需要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应该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状况,越是需要字面理解的熟语越应该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总是是对的。 5病句辨析题 病句种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卷方法: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容易见到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一般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不是缺成分推敲词汇运用,是不是搭配心里默读,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句式混用综合考虑,是不是符合逻辑思维,凭着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状况: 第一,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第二,像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会是句式杂糅。 第三,动词后有非常长的修饰词汇,注意是不是宾语残缺。 第四,用和或与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不是失当与意义的从属关系。 第五,前半句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汇,注意后半句是不是与前半句协调。 第六,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不是表意相反。 6标点符号题 答卷方法:
注意试题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的用法,重点审察这种标点的用法正确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题(语言连贯题)的考查 答卷方法: 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需要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维持一致,上下文句式维持基本一样,与上下文思路维持连贯。还应该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 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不是一致话题是不是一致前后句式是不是一致情境是不是吻合音节是不是和谐等。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6-8题) 怎么样了解科学类文章 重视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定义与对基本定义讲解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看法与对看法讲解的文字。 认真了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勾画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地区。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总体解题方法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一定陈述。 有依据证据缘由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维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地区,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缘由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有什么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一概而论,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定义,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 8理解题 答卷方法: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地区,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汇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9理解题 答卷方法: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合作些句子成分的剖析。第二要对修饰成分认真考虑,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剖析缘由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讲解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不是一致。 10筛选题 答卷方法: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地区,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维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不重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点。 11题 答卷方法: 找出判断的依据。 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法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势必、势必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名与特称。判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总之:所有些判断都需要来自原文,切切不能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学会全文意思。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做其余三道选择题。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地方,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特别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推荐阅读:
2016高考考试资讯 | 2016艺考 | 2016自主招生 | 2016中国大学排名推荐 | 最好看的校花整理
1月高考考试关注:特殊种类招生与港澳高校中国大陆招生
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各种类大学排名推荐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考试概要权威解析(共9科)
25所高校招办解析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
调查称2015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平均为4187元
武汉大学女神黄灿灿 清纯扮相引人眼球(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