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掌上高考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考考试化学四种定量实验的剖析办法

来源:www.zsoute.com 2025-06-12

最新资讯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导致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减少,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偏低。

  19、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导致待测液实质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20、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就取液入锥形瓶,因为气泡填充了部分待测液,使得待测液体积减小,导致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1、滴定前,锥形瓶用水洗涤后,或锥形瓶中残留水,未干燥,或取完待测液后再向锥形瓶中加点水便于察看,虽然待测液体积增大,但待测液浓度变小,其物质的量不变, 无影响。

  22、滴定前,液面在0刻度线之上,未调整液面,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23、移液管悬空给锥形瓶放待测液, 使待测液飞溅到锥形瓶外,或在瓶壁内上方附着,未被标准液中和,导致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偏小, 测定结果偏低。

  24、移液管下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内, 使待测液体积偏大,消耗的规范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5、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导致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6、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仰视刻度线, 读数偏大,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7、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瞰刻度线,读数偏小,导致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8、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偏大,滴定后俯瞰刻度线,读数偏小。导致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9、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部分标准液用来填充气泡所占体积,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0、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或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1、滴定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导致实质进入锥形瓶的规范液降低,使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2、滴定前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了后,溶液变红,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3、溶液变色未维持30秒,即停止滴定,结果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导致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34、滴定过快成细流,立即读数,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5、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使用酚酞。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之间,导致消耗强酸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6、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使用甲基橙。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之间,导致消耗强碱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37、硫酸铜晶体不纯,含有受热不挥发或不分解的杂质;使加热前后的水平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38、实验开始时,称量的坩锅未经干燥。使得加热前后的水平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9、硫酸铜晶体表面有水。硫酸铜晶体在加热时,它表面的水失去,致使加热前后的水平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0、坩埚的内壁附有受热可完全分解成气体的杂质,使得加热前后的水平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1、坩锅内壁附有不挥发杂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42、硫酸铜晶体未研成细粉末。水未能完全失去,使得加热前后的水平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43、样品硫酸铜晶体已有部分失水。会导致加热前后的水平差值变小,测定结果偏低。

  44、加热时晶体尚呈蓝色,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因有少量CuSO4晶体没分解,水没完全失去.所测水的水平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5、加热的过程中,因为受热不均匀使少量晶体溅出坩埚外。因少量晶体溅出,把这一部分的水平也当成了水的水平使测得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6、晶体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因为使少量CuSO4分解为CuO和SO3,SO3挥发,导致加热前后的水平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7、加热后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因白色粉末没在干燥器中冷却,又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测得的水水平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8、两次称量相差0.12g。该实验需要两次称量误差不能超越0.1g,目前两次称量相差0.12g,说明晶体没完分解,测定结果偏低。

  4、中和热的测定

  49、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碱或强酸。因为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其电离需吸热,致使反应产生的热量少,测定结果偏低。

  50、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因所取盐酸体积大于50.0mL,测定结果偏高。

  51、用0.50molL-1NaOH溶液代替0.55molL-1NaOH。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致使中和反应中盐酸不可以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偏低。

  52、使用较高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就会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用途增强,电离程度就会减小,则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必然要用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分子的离解热,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53、用温度计测量盐酸温度后,未用水冲洗干净,就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使部分NaOH溶液中和,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测定结果偏低。

  54、量取盐酸后没换用量筒,就直接用未洗干净的量筒量取NaOH溶液,测定结果偏低。

  55、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实验操作迟缓。使得部分热量损耗,测定结果偏低。

  56、把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有少量溅出。因为NaOH溶液有少量的损耗,中和反应没有进行完全,产生的热量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热点专题

  • 高考考试化学四种定量实验的剖析办法
  • 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招生章程
  • 2025年上海普通高校招生考试6月9日结束 6.3万余名考生参加考试

[]2024-2025学年北京北

[]2025北京十一学校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