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有序调整本科招生规模,均投向双一流专业;推行一部六院,设4个交叉融汇协同育人专业;优化专业结构,调整选考科目,护理学专业不再区别一本二本,均调整为本科批次招录。北京高考考试在线团队整理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申堃同意采访时介绍的有关内容,一块儿看!
最新投档线:2024年各大高校在京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及对应市排名大全
最新录取数据:2024全国重点高校各省各批次分数线大全
北京高考考试在线团队为大伙筹备了《2025高考考试择校选专业指南攻略》电子资料,点击下方可免费领取!
点击下方按钮报名领取
1、学校今年在招生计划上有什么变化?招生政策有什么闪光点?
申堃:今年学校有序调整本科招生规模,计划招生130人,计划均投放到双一流专业,也体现了学校真的落实增加优质本科供给的办学理念。
同时,今年学校招生政策还有几个闪光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部六院协同育人革新。
一部六院,是学校探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全国顶尖的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新模式,首批建设4个交叉融汇协同育人专业。
中医学(数智班),是中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作共建开设,在中医学五年制和中医学(实验班)学生入校后选拔,聚焦中医药出色临床人才的AI、数学、系统科学交叉范围的革新能力培养。
中药学(时珍国药正华班),是中药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用植物研究所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所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升级原时珍国药班,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提高学生的基础研究和原始革新能力。
生物工程(交叉革新班),是生命科学学院与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联合共建,聚焦生物学前沿方向,改造原生物工程专业,聚焦全球视线+科技实战培养,为学生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与顶尖师资团队支持。
云数据管理与应用(成思危拔尖人才班),成思危先生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院通过与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合作培养,升级原云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培养精通云数据技术和有丰富健康医疗范围专业常识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可以看出,我校一部六院合作的4个专业,全部聚焦于AI+、医工交叉、理工交叉,强强联合,全方位优化人才培养策略,全方位加大师资队伍力量,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状况和人才培养状况,停招工商管理专业,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聚焦中医药特点管理专业建设。
三是调整选考科目分组。针灸推拿学专业调整为不限定选考科目,将它与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医药卫生)、英语(医学)和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专业合入不限定选考科目组招生。
四是调整护理学录取批次。护理学专业不再区别一本二本,均调整为本科批次招录,入学后等同培养,入学后符合条件可转专业,提高护理专业水平。
2、请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状况和办学理念/办学特点。
申堃: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1956年建校,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是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自建校之日起,历届北中医人,一直把建设中国顶尖的中医药大学作为办学目的,特别是进入新年代,国家提出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后,学校更是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愿景。建校69年来,学校一直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进步的方向。从最早1962年的学校五位中医泰斗发起五老上书匡正中医教育的路径,到学校成为最早一批设立中医药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再到学校在中医药高等教育范围开创了多个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包含:首创中医教改实验班、首创中医学专业9年制(岐黄国医班)、中药学(时珍国药班)、中西医结合医学(华佗班)三个中医药特点专业,再到开创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再到成为首批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获批国家拔尖人才培养将来学习中心建设项目等等,这类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都是通过在学校试点实践,先行先试,获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广泛推广,为医学人才培养探索新思路、创建新模式,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发挥着引领、示范和带动用途。
3、学校现在有什么优势学科和特点专业?
申堃:学校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干学科,塑造高峰学科聚集区,多学科协调进步。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在多次学科评估中,我校的师资队伍、毕业生水平、学科声誉等多项指标均排名第一,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领先地位。近几年,不论在软科高校排名、还是校友会高校排名中,都位列全国26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之首。
在专业建设方面,中医药专业特点鲜明,现在设有医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5个专业类别、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在今年招生的15个专业里,有14个是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占招生专业介绍总数的93.33%。
4、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革新举措?
申堃:学校高度看重人才培养工作,多措并举,主要体目前有几个抓:
一是抓党建引领。学校一直坚持加大党的建设,在党委领导下,统筹部署,协同联动,一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培养优质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高级中医药人才。
二是抓学科平台建设。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52个包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里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在内的国家级平台为支持,以40家实践教学基地为体系,在京有4家三甲中医院,包含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房山中医院,全方位培养学生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是抓师资队伍。学校名师云集,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8人,有专任教师1822人,拥有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出色中年轻人教师组成的强大师资队伍。大家的院士、国医大师都在一线给本科生上课带教,学生们入学后可以当面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正是这类出色的老师,充分保障着我校各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实践教育水平。
四是抓教学改革。我校持续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在长学制拔尖革新人才培养、师承教育、经典教育、医教协同等方面拓展改革探索,以生为本,开创跨校微专业校际公选课。推行本科课程领雁计划,建设特点一体化教学云平台,以智慧教学伴学模式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近些年,我校先后有几十名同学,挺身而出,主动救助急症病患。像马威望教科书式的心肺复苏术救治心脏骤停老大爷;师玥在北京地铁针灸救治低血糖晕倒女乘客,等等。这类学生充分展示了学校培养的年轻人人有大医精诚的理想信念、有过硬的医学专业技能、有强烈的社会担当,这也是大家最想看到的人才培养成效。
因此,学校人才培养也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三高,即就业率高、就业水平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高。
80%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工作,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认可度平均达98%以上,学校为服务国家进步策略、医药卫生行业进步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
5、学校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什么探索,国际交流有什么项目?
申堃:学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区域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打造合作关系,包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去年,唐志书校长又代表学校与英国牛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同时,学校还首创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国外中医中心,先后打造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中医药中心、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为国外中医药传播提供了北中医策略。
学生在我校就读,可以有机会参与国际顶尖高校的学术交流、交换学习等各类活动,像大家今年暑期就将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全球伙伴高校,举办暑期访学活动,推荐学生交流学习,为促进师生国际交流搭建了好平台。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考试在线团队(官方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源自教育部阳光高考考试信息平台,如有侵权,请准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