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羊城晚报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协办的第十届广东高考考试高分考生报告会在广州举行。
今年的报告会主题升级为中美高考考试对话2.0。现场邀请到今年高考考试文科高分生李彦熙、高考考试理科高分生黄冠尧、收成多所美国名校offer的梁谦,与特邀教师和专家,与听众面对面交流学习心得、推荐获胜技巧。现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父母和学生们不只一睹学霸风采,更获得了学霸们的成功秘笈。
学习态度:规律的作息,有方法地做笔记
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令考生的备考轻松自如。来自广东实验中学的石乐义老师现场透露,黄冠尧平常的作息非常有规律,学习计划性强,这是一个高中生很珍贵的品质。除此之外,黄冠尧还常常会在课后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发散考虑,对入门知识以外的东西不断追问、讨论,深入研究。他还习惯对常识的有关点、相似度进行联系与考虑,加以总结、提炼,以加深自己对学科的认识。
李彦熙也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态度。她说,上课做笔记要讲究肯定的方法,要抓住老师在课堂开始和马上下课时对课程所做的总结和强调。假如老师怎么说你就记什么,你的笔记会没重点。李彦熙说。李彦熙还表示自己每一个星期都会对所学常识做一次整理,以确保非常不错地学会每个要点。
应试心态:要把高考考试看成跟平常一样
广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严明堂觉得,备考后期不少考生的常识水平已相差无几,这时,考生的心理素质起着重点用途。老师、父母要培养孩子好的心理状况,让他们在考试面前可以轻松应考。
据介绍,李彦熙的成绩一直排名前列,但有时不稳定,容易受心理原因影响。但今年高考考试在调整心态后,成绩有非常大的提高。一模由于紧张发挥不好,只有620分左右,调整状况后,二模考到了648分,到高考考试当天,就一点都不紧张了。
李彦熙说,高考考试前夕,不少同学都回家复习了,但她还坚持留校住宿,高考考试就跟平常一样,这是我父母跟我说的。严明堂老师也表示,在备考后期,广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还常常伴随考生们打羽毛球、散步等,鼓励学生在备考之余适合放松。
家庭教育:爸爸妈妈多放养,不干预学习
在报告会上,三位学生都提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多采取的是放养式的教育。
李彦熙和黄冠尧都表示,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爱体目前生活上,从不跟自己强调学习与分数的重要程度,也从来不会对自己寄予过高、过重的期望。
而马上出国的梁谦也坦言,除去重大事情的决策,爸爸妈妈一般不会过多地干预我们的学习。我出国留学的很多手续都是自己办理的,爸爸妈妈会在要紧的时间节点上提醒一下我,但很多工作还是由我一个人来完成的。他觉得,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介入太多,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性,在选择上走弯路。
学校培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
值得关注的是,历年来高考考试高分生集中在重点学校诞生,而这类学校强调的是重视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期望学生只不过会念书的书呆子。
作为省实第一届南山革新班的学生,黄冠尧时常活跃在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上。黄冠尧在高中的学习中不只已经基本学会了科学研究的办法,还对将来进步和兴趣的方向有所考虑,既有社会责任感,又了解感恩。石乐义老师说。
华师附中国际班的金婧老师也表示,以梁谦为代表的华师附中国际部的学生都有一些共性,他们不只有好的学术背景、坚定的目的和梦想、有持之以恒地考虑与追寻的学习态度,还有好的时间管理办法。这使得他们不只会念书,综合能力也很强。
据介绍,梁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高中时期创建了华师附中国际部的AP慈善社,帮助了很多山区小学打造图书馆。他还有很多的喜好,会弹吉他、会画画,从小热爱飞行,拥有十分丰富的航空常识,模拟飞行也非常专业。在金婧老师看来,学校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我们的兴趣喜好、有影响力、有责任感的完整的社会人。
教育专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为学习而生
在本届报告会上,广东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助理、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学院学校进步与咨询部副主任廖文博士还针对高考考试新政下学校与家庭应该采取的教育方法作剖析。
廖文表示,目前的学校、家庭为了使孩子在高考考试中获得优秀的成绩,喜欢对孩子采取军事化管理,培养孩子整齐划一的行为习惯。如此的行为会泯灭孩子的个性和特征,使孩子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廖文觉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应该认识一个看法只须是正常的孩子,那就是聪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但并非每个孩子都是为学习而生。因此,老师和父母应该依据孩子的优势为孩子选择适合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如此才能最大效率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