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掌上高考 > 高考资讯 > 备考策略 化学

高中三年级化学复习办法:要了解革新

来源:www.dayue2.com 2025-01-09

化学

  摘要: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考试试题充分体现了常识涉及面宽、评分客观公正两大优点。但很多的规范化几乎已将多数学生在理科中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抹杀得片甲不留,很多学生只能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上打钩。

  今年高考考试上海化学卷出现了一些新题目,对于如此的新面孔,考生和教师可能都有的不适应。那样,大家又能从这类新变化中悟出些什么呢?

  新题让大家了解,靠题海战术把所有题目全扫光的企图不可能达成。实质状况是应试教育方兴未艾,把能找到的题目全拿来操练几乎成为平时教学的主要方法和目的。正式考试试题中有新意(就算只不过表述上的新意)是最让学生和教师害怕的。新=难几乎已是定论。2009年上海高考考试题中也有一些新。

  譬如第21题,四幅坐标曲线图。A表示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大,碳的水平分数越接近定值(6/7)。B表示氮氧化合物含氧量越高,被氧化过程中耗氧量越低。D表示酒精浓度越高,溶液密度越低。内容非常简单、非常基本,但用以前没见过的图来表述了。这种坐标曲线其实随处随手可画,做题的赶不上编题的。

  25题(3)也是四个坐标曲线图,亦可见图的随手可画(包含非常荒唐的图形)。铝热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实质状况是反应一旦进行(被镁条点着)就很剧烈、飞速,故b较合理。

  这类发生在题目中的变化,给了大家不小的启示。

  提升处置信息的能力

  譬如第24题,给出的H2SO4、K2SO4与氧化还原没直接关系,考虑问题时应将它排除,不然会浪费不少时间。事实上该题无需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题(5),试管中装的什么溶液其实不在考虑范围内(硫化氢中含什么杂质尚未可知),该试管第一是安全装置而不是气体净化装置。不把握该信息,选装置就没了方向。a的问题是一旦爆炸,乳胶头未必能弹出,且启普发生器内气体与爆炸源没隔离。c、d的问题则出在硫化氢气体的通路上。

  提升文字表述的能力

  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考试试题充分体现了常识涉及面宽、评分客观公正两大优点。但很多的规范化几乎已将多数学生在理科中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抹杀得片甲不留,很多学生只能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上打钩。但本次考试试题对此有必须要求,包含第25题(2)、26题(3)和27题。特别是26题(3),要写出品红褪色,还要写出瓶壁上有浅黄色粉末并液滴,这在哑巴化学模式中练习出来的学生恐怕非常难做到。

  讲究基本思想办法

  当今的教程对学科思想的系统性有的忽略,死记硬背、要常识不要文化好像反而顺势。其实思想办法的重要程度不可低估。

  譬如第19题,体现的是能量最低原理的思想办法。越容易发生的过程总是释放的能量越高,表现更剧烈,逆过程越困难。

  譬如第22题。基本思想办法是:铝提供1mol电子,被置换的金属得到的当然也是1mol电子。离开这种氧化还原思想,该题非常可能成为一道耗时不少却得分率非常低的难点。

  譬如第27题(5),用酸碱滴定的办法测定CaO2、CaO的含量。溶液滴定(包含酸碱滴定)是定量剖析中很基本的办法,可以直接滴定(譬如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也可以间接滴定或返滴定,应用面非常广,原理却非常简单。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滴定对象可以是酸碱以外的物质,譬如NaO、NaO2、Na2CO3、NaHCO3、铵盐等等。有关的题目在题海中并不少见,但不少学生一直未能将酸碱滴定内化成一种基本化学办法。滴定对象每换一次都是一道赤刮拉的新题,困难程度第一不在计算而在对本不该陌生的陌生过程的理解。

热点专题

[]高中三年级化学复习注

[]高中三年级化学迅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