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掌上高考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考考试地理要紧模块常识出题点总结

来源:www.360002.com 2025-06-04

最新资讯

  1、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国内典型区域: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域

  产生是什么原因:

  (1)自然缘由: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有;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缘由:植被的破坏;不适当的耕作规范;开矿。

  治理的手段: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益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方位进步,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进步,改变农民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有益于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打造良性生态系统;打造生态农业模式,有益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进步。

  2.荒漠化问题

  国内典型的区域:西北区域(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是什么原因:

  (1)自然缘由: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区域,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缘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借助;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手段:

  拟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管理;控制载畜量;打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益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方位进步,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进步,改变农民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有益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益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进步。

  3.干旱缺水问题

  国内典型区域:华北区域、西北、长江中下游区域

  华北区域:

  产生缘由:(1)自然缘由: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天蒸发旺盛。

  (2)人为缘由: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紧急;浪费多,借助率低;春天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手段: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目,提升素质;降低水污染;降低浪费,提升借助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进步;进步节水农业;使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升借助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考虑:国内东北区域为什么没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国内典型区域: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缘由:(1)自然缘由: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方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缘由:不适当的灌溉;不适当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手段: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手段;农田覆盖;适当的灌溉,不可以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区域盐泽化

  国内典型区域:北方广大区域和南方城市

  产生是什么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手段: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国内典型区域: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是什么原因:

  (1)自然缘由: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缘由:沿岸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用化肥、农药;因为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紧急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2、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国内典型区域: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区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是什么原因:

  (1)自然缘由: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天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缘由: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手段: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打造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国内典型区域:西北;华北区域

  产生是什么原因:

  (1)自然缘由: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天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有等

  (2)人为缘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手段:

  拟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管理;控制载畜量;打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国内典型区域: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区域

  形成缘由:

  坐落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导致重大职员和财产损失是什么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手段:

  积极拓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打造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大地质灾害的管理,打造完善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打造防护林体系;加大国际合作等。

  4.西南区域地质灾害紧急

  形成缘由:

  (1)自然缘由: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紧急 ;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缘由: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手段:恢复植被

  3、农业区位剖析

  1.灌溉农业区位剖析

  典型区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剖析自然区位原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天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产品谷物农业

  典型区域:东北区域

  剖析区位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原因:地广人稀,农商品产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冬天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产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种类相同;地广人稀,农商品产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的地方:经营方法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国内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国内水稻种植业

  典型区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剖析区位原因:

  (1)自然原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原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风险

  4.畜牧业

  典型区域: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剖析区位原因:

  (1)自然原因:草场面积广阔;没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区域夏天降水多些,有益于牧草成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原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

  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天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紧急。

  5.乳畜业

  典型区域: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区域和国家

  剖析区位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益于多汁牧草的成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原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区域: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剖析区位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原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变,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学下册书16)

  8.郊区农业

  典型区域:上海郊区农业

  剖析区位:

  (1)自然原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原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便捷;进步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益于集约化生产。

  进步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4、工业区位剖析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剖析:

  (1)地点:濒临渤海、黄海;挨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点优越。

  (2)自然原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原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很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进步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手段: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进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进步科技,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强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剖析:

  (1)地点:坐落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要紧的经济中心,地点要紧。(2)自然原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原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种类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挨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紧急

  进步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

  (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剖析:

  (1)坐落于亚热带区域;濒临长江、东海,地点优越。

  (2)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原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进步机会;丰富的农副商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少;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紧急。

  进步:高、精、尖方向进步;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剖析:

  (1)地点:坐落于亚热带区域,濒临南海,挨近港澳区域。

  (2)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原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挨近港澳区域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 借用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热点专题

  • 江苏2025年普通高考考试温馨提醒
  • 广东教育考试院:2025年广东高考考试准考证打印官网已开通
  • 2025年新疆高考考试加分照顾政策

[]2025年福建高考考试志

[]2025北京海淀区高中三